2008年2月18日 星期一

多少個十年?

前言-
本文於2006年的雙十節發表,
當時大部份網友都不以為然,
今年立委選舉前夕,
在香港電視新聞、部份中文網站不難看到:
「老百姓活不下去了!」

今年春節前夕大陸湖南風雪成災,
幾乎四分之一國土陷入癱瘓狀態,
但是我們仍看見小老百姓在縫隙中掙扎求存的決心。

我相信兩地的小老百姓求生的決心是一樣的,
但是是什麼令一地的老百姓高喊「活不下去」的口號?
而這個地方還是未受天災”眷顧”之地!

去年底我再去台北走一趟,
聖誕前夕的蕭條,
被大型百貨公司裡瘦小的聖誕樹和捷運站裡劣質的吹氣雪人襯托著,
彼岸的同胞,
在我們以為的平靜中,
貧瘠地生活著...

**********

今天的雙十節天下圍攻,
歷史會記下今天。

然而,有誰記得十年前的台北雙十節又是什麼景況?

不算大陸的話,
第一次坐飛機「出國」的地點就是台北,
那是大概1995年左右的事。
那時的台北很繁華,
機車特別多,讓我跟朋友第一次見識機車像軍人列隊的奇景,
百貨商場也特別多,逛了一家又一家,
再逛下去就什麼地方都不用去了。
樓上茶館樓下咖啡廳也不少,
我跟朋友無聊地數著兩個小時內到底做了多少生意,
茶館怎麼可以生存???

然後我是幾乎每一兩年就去台北出差,
而每一年內去台北的次數更是沒法估計,
最短紀錄是逗留不超過24小時,
辦完活動就離開。

這些年來,從君悅到小飯店都住過,
更是遠東的常客,連千呎套房也住過。
可是,再多的奢華都掩不住台北給我的印象:沒落。
更別說要跟北京和上海的君悅(上海叫金茂君悅)比裝潢、設施和服務的彈性和反應。

每一次去台北,就有再退一步的感覺:
建築物老了,地方更頹壞了,
剩下吸引我的,就是台灣的老舊文化的保育。

曾經有台灣的朋友不肯承認台灣的經濟衰退,
還嘗試用101來幫我洗腦,
可是除了101,台灣還有什麼?



要看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,
第一眼就是機場,
其次是國家在海外搶佔貨運碼頭的數目。
一個經濟發達國家極倚重貿易,
機場就是物流業的其中渠道,
所以不難發現美國、德國、日本、韓國、
新加坡、香港、北京、上海等都有國際級的機場,
但台灣的桃園機場十年如是,我確定從來沒在這裡迷路過。

再來就是民生水平,Tommy Li說的好,
一個地方的狀況從超市或(我認為)菜肉市場(wet market)最能反映出來,
所以我每去一個地方,
都不嫌髒的去踩一下他們的菜肉市場,
從那裡可以看到人民的生活水平,
可以看到最道地的生活習慣。

最近兩年,北京和上海的大型超市開了一家又一家,
普羅大眾由以前光顧路邊小攤的習慣,
變成今天每周去家樂福大進貨,
然後開著車把大包大包東西摃回家。

「民以食為天」,生活需要錢,
當一個40歲小學教師薪金只是香港同等資歷教師收入的三分之一,
當一個大學畢業生平均收入只比上海大學畢業生多500元人民幣,
當同樣大少的住宅單位租金比上海北京還要低20%,
當101某飾品店售貨員跟我說3000台幣的飾品「很不便宜」,
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進反退時,
政府能辭其咎嗎?

1 則留言:

傻更更foolcat 提到...

台灣很早已有人從桃園機場看到台灣的沒落,一點沒有國際機場/首都機場的氣氛。

高雄港的世界排名雖然下跌,但貨運量仍在上升中。桃園的航班數字卻是實實在在地下降(旅客數字可能也在跌),這是騙不得人的。